临床解惑

面红在外照内伤中的辨治意义有何不同?

答:面红一症可出现在多种病变中,我体会到它在外感和内伤病证中的辩证意义有所不同,在外感病证中面红多代表热郁阳明,常伴有高热、大汗、口渴、脉洪大、舌红苔黄等表现。在内伤病证中,面红则常表示肝阳上亢,常伴有目赤、头胀痛、舌红脉弦等表现。由此而得出”外感面红清阳明,内伤面红平肝阳”的论点,足阳明胃经绕于面,外邪入于阳明,经热外露而面赤,但肝经并未绕于面。仔细考虑面红的另一原因是气血上涌于面,肝阳上亢时鼓舞气血上涌表现在面部就是面红。临床上不少肝阳上亢的患者面色发红、眼睑充血,呈现气血上涌之象。常需用较大剂量之金石介类潜镇,以生石决明配生石膏、牛膝为宜,可清肝平肝,阴虚突出时则加鳖甲、龟板。这类病人单纯用清肝明目之菊花、桑叶、木贼、夏枯草不如加入平用之品。曾治一高血压患者,面红目赤用天麻钩藤夏枯草之属不能显效,加用生石决明、生石膏、牛膝而奏效。以后注意到内伤病证中面红者平肝阳,收到良好效果。并将这一诊疗思想用于其他内伤病证,其指标是面红脉弦。

北医院(北京)姜良择

不寐证用酸枣仁、夜交藤有不效者,应如何用药?

答:酸枣仁味甘酸性平,为滋养性安神药;夜交藤味甘性平,为养心安神药。故凡不寐证或伴有不麻不寐症状者,皆可以其治之。然而,有时用之,效果并不明显,此时则当明其脏腑虚实,属寒属火,属痰属瘀,随机用药。

不寐证有无邪与有邪之分,有邪者体气多实,无邪有体气多虚。无邪不寐证,因于思虑劳倦耗伤心脾,症见怔忡、惊悸,脉细弱或结代,苔薄白,舌淡胖,为气虚精陷,选用寿脾煎(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枣仁、远志、干姜、莲肉)以益气养心;若心跳甚者加熟地,滋水引水以上交于心火。因于恐畏伤肾、惊惧伤胆,症见神魂无主,昼夜不寐,或如人将捕之,脉细软,苔少舌红少津或有裂纹,为血气耗损,精气大亏,而神无依,用大补元煎(党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枸杞、山萸肉、炙甘草)以救本培元,若元阳不足加肉桂,血滞去萸肉加丹参,滑精者加五味子、破故纸、因于劳心过度伤心,症见烦热、干渴和惊悸,脉细数,舌尖红少苔,为心血暗耗,心火内动,用天王补心丹(生地、党参、玄参、丹参、远志、桔梗、白茯苓、五味子、当归、麦冬、天冬、柏子仁、酸枣仁)以育心阴,心神不宁、善忘者、加京菖蒲,取其开心窍,通神明;若系微兼烦热,口不甚渴而惊悸,脉弱,苔薄白舌红,为心气虚不寐,用养心汤(党参、当归身、生地、熟地、茯神、麦冬、枣仁、柏子仁、炙甘草、五味子、灯心、莲子)以养心气;若心中烦乱而怔忡、脉细数,舌红少苔,为心虚,火盛内热,用黄连安神丸(生地、当归、黄连、甘草、朱砂)以清热安神,心烦甚者加阿胶,与黄连伍之以滋心阴去虚热。因于气郁伤肝、惊骇伤胆,表现为怔忡、夜卧不宁,寐易惊醒,闻声则惊,脉浮滑沉缓,舌暗红苔中腻,乃系精血虚耗,兼痰气内蓄,以致心虚胆怯,用温胆汤(半夏、橘皮、甘草、茯苓、枳实、竹茹、生姜)以温胆化痰;惊悸甚者加郁金、远志、胆南星、紫石英,去痰瘀,安镇心神;坐卧不安者加甘松,既可清热开瘀,又可安养神经。

至于有邪不寐证,当去其邪而神自安。如胃不和而不能卧,用大和中饮(杏仁、白芥子、生姜)加山楂以消滞;痰饮之邪而不寐,选用济生导痰汤(陈皮、半夏、获苓、甘草、南星、枳壳、生姜)以消痰;若体质素盛,偶为火所致不得卧,需先用滚痰丸(硝煅礞石、酒制大黄、黄芩、沉香)以蠲痰降火;大便裹白膜或夹粘液者,可加白芥子、甘遂以泻痰。次用黄连安神丸,随证化裁。

总之,酸枣仁乃治心肝血虚不寐,夜交藤系治阴虚血少不寐,有斯证用之则效,无斯证用之则效差,二者并非为治不寐证的通用药物,临证务宜择善而从之。

医院(安徽)雍履平

眼科内服剂中为何多用风药?

答:眼科内治法其基本原则类似内科,但也有它特殊内容,其中就包括在内服剂中多伍用风药。原因是风药除具有祛风作用外尚有其他多种功能与主治。

1引经报使,硫肝解郁

眼位至高,内服剂中伍用风药,取其升散,使药力直达病所而发挥治疗作用;另则凡患眼病,皆可致使肝气闭郁,不能通达于外,目力即损,因风药大多有散肝解郁之功,所以内服之剂多选用之。例如外障处方中,多含风药不必待言,而治疗内障方中也多配伍风药,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明晴地黄丸中之防风;李东垣之益阴肾气丸之柴胡;倪维德之石斛夜光丸的防风;傅仁宇之生熟地黄丸中的防风、羌活。

2疏风解表,祛痒止泪

风为百病之长,其性属阳易侵平上,故眼病之因多责之于风邪作祟,其中又以外障为最,《一草亭目科全书)在外障治法中云,“世谓眼病属火,然非外受风邪眼必不病,因腠理为风邪所束。内火不得外泄,挟肝木而上奔眼窍,血随火行,故患赤眼,”其治则为“除风散热,活血明目,须用加减金液汤主之”,药味组成为前胡、桔梗、防风、独活、芍药、知母、荆芥穗、薄荷、蔓荆子,柴胡、黄芩。从以上所述外障眼病病因以风邪为主,故治疗外障眼病方剂中多用风药即在情理之中了

同时风邪常可乘外伤之隙加害于目,如《原机启微》在“为物所伤之病”中云:“今为物所伤,则皮毛肉腠之间为隙必甚,所伤之际,岂无七情内移而为卫气衰惫之原,二者俱召,风安不从,故伤于目之上下左右者,则目之上下左右俱病,当总作除风益损汤主之,”而除风益损汤中即有前胡、防风、藁本。目前应用该方治疗眼部外伤的报道屡见不鲜。

3疏风退翳,活血解毒

中医之翳,乃指黑睛病变的全部过程,即由肥浮脆嫩到结疤意合。简而言之即新翳与宿翳,无论新翳与宿翳其治疗风药皆占很大比重,曾有作者对从晋至清的50部眼科著作进行统计,其黑睛病变中属新翳者在治疗方剂中风药所占比重最大,在张方剂中,防风出现次,羌活76次,荆芥63次,细辛59次,菊花95次。该作者还对5个西医单位及4个中医单位治疗新翳的各10张方子进行分析统计,结果风药仍占较大比重。至于宿翳的治疗如蝉衣、蛇蜕、白蒺藜、木贼、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石决明等,在药物分类上虽可定为明目退翳类,但其功能主治皆疏散风热之功,亦可归属风药之中。

4升清降浊,益气助阳

脾胃大家李东垣,不独橢于内科,而且对于眼目之病亦为所长,在治疗眼病中创立了不少有效方剂。其中9首被《原机启微》所引,这9张方子虽用于治疗不同的眼病,但都有风药伍用其中,如助阳活血汤中有防风、柴胡;冲和养胃汤里有柴胡、葛根,羌活与防风;泻热黄连汤中有升麻、柴胡;益气聪明汤中有升麻、葛根;滋阴地黄丸、益阴肾气丸中均有柴胡;黄芪防风饮子中有防风、细辛与葛根;升麻龙胆草饮子中有羌活、麻黄和升麻;还阴救苦汤中有升麻、防风与羌活、细辛。除此《原机启微》作者倪维德根据李东垣的理论创造的石解夜光丸、拨云退翳丸、除风益损汤、抑阳酒连散、羌活胜风汤等,在药物组成方面也有风药。上述诸方,经得起临床验证,对多种贬难眼病都有理想的疗效,故被中医眼科同道所遵循使用。

北医院(北京)都宝玉

选自《中医杂志》,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如有使用不当,敬请联系我们。

投稿/联络:hongyishuyuan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sfqo.com/zcmbjc/11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