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坚守医线用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李晓青)疫情之下,生命至上。医院,发热门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缓冲病区、新生儿科等多团队医护人员时刻保持战斗力,坚守“医”线,用行动守护生命、展现担当。   发热门诊里的多学科协作   11月4日中午,一名70岁的老人因高烧不退、呼吸困难、意识不清被急救车送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立马进入状态:立即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紧接着为患者气管插管、升压、扩张支气管、血管活性药物、纠正酸中毒等治疗,最终,在多学科的共同救治下,老人生命体征平稳,转危为安。   自疫情以来,医院(医院)在发热门诊成立了由呼吸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儿科、重症医学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腹部外科等科室组成的医疗护理团队,主要收治发热患者、有发热症状的急危重症患者。遇有复杂疑难病历,还会进行多学科会诊(MDT)。医院在诊断治疗发热患者的同时,还承担起高中风险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发热门诊24小时值守,就是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精准筛查,以及时有效的措施给予患者治疗。”发热门诊主任靳玉梅说,病人发热原因复杂多样,尤其是高龄老人,这就需要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要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心。   防护服里浸满汗水、N95口罩下布满压痕、手套捂得手发白发胀……但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依然坚守岗位,全力救治患者,竭尽所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对患者负责,守护群众身体健康,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发热门诊护士长田晨说。   既治病也暖心   “是你们把一个濒临死亡边缘的孩子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谢谢,衷心的感谢你们!”近日,一名肿瘤患者出院后,他的妈妈赵女士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们发来了致谢的   半个多月前,赵女士的儿子因呼吸急促、喘憋严重等,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缓冲病区。   该科主治医师包珍迅速询问病史,得知患者一年前诊断为右侧肺恶性肿瘤,曾医院进行胸腔穿刺术,通过检查,发现患者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合并少量积气压迫本该换气通气的肺组织,引发患者呼吸困难。为了尽块帮患者脱离危险,医护人员相互协作,短时间内迅速顺利完成床旁行胸腔穿刺引流术,引流出血性胸腔积液,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很快得到改善。   包珍说,考虑患者存在肺部感染,完善了血气分析、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降钙素原等检查。综合患者病情及检查,考虑患者为I型呼吸衰竭、中度贫血、低钾、低钠,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炎、补液、纠正电解质、引流胸腔积液及营养支持等治疗。   医院副院长、呼吸科专家窦红说,在治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察觉到患者及家属有焦虑情绪时,及时给予了心理疏导,并且帮助他们购买生活物资解决了生活难题。在医护团队的悉心治疗和精心护理下,患者情绪和病情均稳定。   出院时,医护人员一项一项的向赵女士一家交代注意事项,如何作息,如何吃药,如何预防风险发生等,还留下电话、   “特殊时期,医护人员想方设法为病人排忧解难,不仅治病还暖心。”赵女士说。   密切配合守护母婴安全   “多亏了你们及时抢救,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你们辛苦了!”11月5日,出院回家前,孩子的爸爸张先生不住地感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   半个月前,张先生的妻子被医院,经检查显示,急性胎儿窘迫、羊水III度污染、隐性脐带脱垂,需要紧急进行剖宫产手术。该院妇产科主任孙秀丽带领妇产科团队顺利实施手术,但由于羊水污染严重,孩子出生后身上沾满了胎粪,出现了重度窒息。   在手术室,妇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等科室医护人员团结协作,立即进行了抢救。麻醉科主任张劬立即进行插管,快速吸出胎粪……在多学科医生的密切配合及时抢救下,孩子的呼吸、心率逐渐平稳,各项生命体征也逐渐平稳。   “但是孩子还是全身青紫、气息微弱,有可能会继发呼吸衰竭、休克。”新儿科主任黄晓莉说,孩子立即被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他们迅速完成初步复苏和病情评估,对患儿进行了呼吸机辅助通气、抗休克、全静脉营养支持、防治感染等一系列治疗,孩子终于转危为安。   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每隔一个小时就要查看一次,在日夜不停的精心照料下,一周后,笑笑成功撤离呼吸机,吃奶量明显增加,气色也一天比一天红润。   黄晓莉说,疫情期间,医院开通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加强多学科协作配合,分级分类为不同风险区孕产妇们全力护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sfqo.com/zcmbyf/13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