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野外游玩当心这种虫被咬可能惹上

黑龙江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xwdt/220226/10349331.html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

立秋节气之后,京城开始降温,到户外草坪游玩的人也多了起来。但夏秋之交,也是各类小昆虫尤其是蜱虫的活跃期。别看蜱虫个头小,却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可以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斑点热、新疆出血热等疾病,严重的可以致命。今天,我们请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的孙玉兰、王凌云来讲讲如何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高热伴血小板减少是典型症状

年,科学家发现我国东部部分省份出现无形体(一种细菌)引起的疾病,症状为发热、血小板减少和(或)白细胞减少。很快,新的病原体被鉴定为布尼亚病毒目白蛉纤细病毒科班达病毒属的大别班达病毒。

感染大别班达病毒后,一般会经过1周至2周潜伏期,然后突然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部分病例的发热可持续10天以上。同时,患者伴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

由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因而被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医生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等,血常规检测结果可发现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从预后来看,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者、出血倾向明显者、低钠血症者、老年患者等,往往病情较重,预后较差。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蜱虫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因患者的血液、体液也含有大量病毒,所以也可以造成人际传播。

蜱虫叮咬是导致人感染发病的主要途径。临床情况显示,50%以上的患者有蜱虫叮咬史。长角血蜱是我国的优势蜱种,北京郊区或是一些低矮灌木丛中生存着这类蜱虫,不排除传播的风险。

直接接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可能被感染。因为急性期患者的血液和血性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具有传染性,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接触就会造成感染。

近些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国每年的发病人数在2千例左右,且病例报告地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现已有27个省份出现病例。

怎样户外活动更安全

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不要到树林和灌木丛林中活动,或者减少在这些环境中坐卧停留的时间。如果因工作或其他原因必须进入树林和灌木丛林,应着长衣长裤,扎紧裤腿和袖口,避免被蜱虫叮咬,还可以喷涂避蚊胺之类的昆虫驱避剂。

2.蜱虫和蚊子不一样,爬得比较慢,叮咬人也需要很长时间,这也给了我们发现它的时间。从野外归来,暴露在户外的衣物、装备应单独存放并尽快清洗,同时检查身上、衣服上有没有蜱虫附着。蜱虫一般会附着在皮肤柔软、褶皱多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头发、腋窝、裆部等。

3.一旦发现有蜱虫附着在体表,应用镊子夹取蜱虫的身体使其慢慢把口器拔出,不能直接用手摘取,以免增加病原体感染的几率。

4.如果带宠物到野外,要注意检查宠物的皮毛,因为宠物也可以携带蜱虫或被其叮咬。

理论上,有野外活动史,就有被蜱虫叮咬的可能,但并不是被叮咬就会得病。如果被蜱虫叮咬后2个月内出现发热、皮疹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诊,并告诉医生自己有蜱虫叮咬史。

(供图:视觉中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sfqo.com/zcmbzl/123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